• 關於我們
  • 認識氣喘
  • 認識肺阻塞
  • 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檢測
  • 用LINE傳送
  • 關於我們
  • 認識氣喘
    • 什麼是氣喘?
    • 氣喘的原因
    • 氣喘常見的症狀
    • 氣喘如何診斷?
    • 氣喘如何治療?
  • 認識肺阻塞
    • 什麼是肺阻塞
    • 肺阻塞常見的症狀
    • 肺阻塞診斷
    • 肺阻塞治療
  • 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檢測
  • 認識胸腔疾病
    • 認識氣喘
    • 認識肺阻塞
    • 菜瓜布肺

氣喘如何治療?

治療氣喘的藥物分為控制型及緩解型藥物,您應充分了解這些藥物的正確使用時機。氣喘治療的藥物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此類藥物可治療呼吸道發炎、控制症狀, 並降低未來發生急性惡化風險,規律的使用此類藥物才能達到良好控制。以吸入型類固醇為基礎的藥物都是控制型藥物。

此類藥物可立即達到支氣管擴張效果,多於氣喘急性惡化時使用,亦可於運動之前使用,以預防運動誘發性支氣管收縮。此類藥物皆為短效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

當病人已規律使用多種控制型藥物,並針對危險因子進行處置後,氣喘症狀仍然控制不佳或經常出現急性惡化,則應考慮使用此類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類固醇、抗免疫球蛋白E(抗IgE)(omalizumab,此為台灣第一個上市治療嚴重氣喘的生物製劑並已有多年的臨床使用經驗)及抗乙醯膽鹼藥物(tiotropium)。

不須控制型藥物,視需要使用的緩解型藥物

低劑量控制型藥物加上視需要使用的緩解型藥物

一或兩種控制型藥物加上視需要使用的緩解型藥物

兩種以上控制型藥物加上視需要使用的緩解型藥物

第四階藥物加上附加治療

  4 階治療醫囑性良好的條件下,症狀仍然持續或發生急性惡化時,應轉介給有嚴重氣喘處置專業的專科醫師。可考慮作為第 5 階的治療包括:抗免疫球蛋白E(抗IgE)治療 (omalizumab)、痰液引導式治療、支氣管熱整型術 (bronchial thermoplasty)、抗乙醯膽鹼藥物(tiotropium)或加上低劑量口服型類固醇等方式治療。
 


 

氣喘為一常見的慢性疾病,在台灣,各級醫院及基層診所中包含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胸腔內科、免疫科、耳鼻喉科以及小兒科的醫師,均有診治成人氣喘的服務。但哪些醫療院所才能提供您全方位的專業氣喘照護呢?

    為促使氣喘病患能獲得更全面的照護,衛福部健保署自民國90年11月起,推動「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期待能透過醫療團隊,給予氣喘病人完整且正確的衛教資訊,加強病患自我照護的能力,減少急症及併發症的發生。此方案推行至今,不僅有效提升氣喘患者自我照護能力及改善其生活品質,亦使整體醫療費用明顯下降。

    所有參與給付改善方案的醫師及衛教師,均需定期取得氣喘進修學分,因此這些醫療院所通常能提供專業又周全的氣喘照護。

    需特別提醒的是:對於嚴重氣喘,當第四階治療仍無法有效控制氣喘時,也就是需要使用包含許多氣喘特殊藥物的第五階治療時,依國際氣喘診治指引的建議,應由具有氣喘處置專業的醫療團隊進行診治。

 

文章瀏覽人數:21889
本網站由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委員共同編著 
著作權政策:所有資料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影音檔及投影片等之著作權仍屬於原講者,未經原講者同意不得引用或轉載。 Copyright by TSPCCM 2016.
| 什麼是氣喘? || 氣喘的原因 || 氣喘常見的症狀 || 氣喘如何診斷? || 氣喘如何治療? |
| 什麼是肺阻塞 | | 肺阻塞診斷 | | 肺阻塞治療 | | 肺阻塞常見的症狀 |
| 關於菜瓜布肺 | | 菜瓜布肺治療 | | 菜瓜布肺照護 |
|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 |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 |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
| 關於我們 |

| 著作權聲明 |
| 隱私權聲明 |
| 聯絡我們 |
自在呼吸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