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期COPD的監測與追蹤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 許超群醫師
例行性追蹤對於 COPD 病人是十分重要的。穩定期COPD病人應定期監測病人的症狀、肺功能、急性發作病史,並依監測結果做治療策略上的調整。追蹤時亦應定期評估病人對藥物或非藥物治療的順從性、療效及併發症,以及常見於COPD病人之各類共病症。
即使得到最好的照護,COPD 病人的肺功能仍會隨著時間進展而變壞。應持續監測病人之臨床症狀、肺功能,以決定何時調整治療策略,同時亦應監測疾病和治療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為了適度調整疾病進程時的治療方案,每次追蹤訪談皆應與病人討論其最近的治療方法。各治療項目的劑量、病人的遵囑性、吸入器使用技巧、症狀是否受到控制以及副作用等皆須監測。修改治療方案時須特別留意不要有無謂的多重用藥。
評估急性惡化的頻率、嚴重性以及可能成因。應注意病人是否有痰量增加、急劇呼吸困難以及膿痰產生等現象。對於計畫外醫療就診、電話求助、以及使用緊急照護設施的特別調查是相當重要的。急性惡化的嚴重度可藉由對支氣管擴張劑及類固醇的需求增加以及需要抗生素治療來加以評估。住院事件需記錄下來,包括在哪家醫院、住院多久、是否住院至加護病房接受重症照護、或使用呼吸器治療。
共病症在COPD 十分常見,會加重COPD 造成的失能,並使得治療上更加困難複雜。針對特定共病症提供治療建議的整合治療指引尚未完成之前,臨床上應著重確定出個別病人的共病症,再依治療方針給予恰當處置。目前建議應監測的共病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房纖維震顫)、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骨質疏鬆、焦慮與憂鬱、感染症、肺癌及支氣管擴張症等。
整體而言,COPD病人追蹤評估之頻率和項目視其疾病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建議如下表(參考NICE Guideline修訂)。
GOLD 1-3 | GOLD 4 | |||
評估頻率 | 至少每年一次 | 至少每半年一次 | ||
臨床評估 |
|
|
||
測量 |
|
|
雖然目前己有許多藥物能改善COPD病人之症狀及生活品質,但病人的肺功能仍會隨著時間持續惡化,甚至演變至慢性呼吸衰竭,必須依賴呼吸器才能維生,此時病人應思考並決定自己是否要接受這樣的處置。台灣目前法律容許並保障病人本人或最近親屬可決定當病人發生呼吸衰竭時不插管使用呼吸器,或在使用呼吸器一段時間後決定撤除呼吸器。末期COPD 病人的緩和及安寧照護可以由身、心、靈各層面提供病人及家屬的整體照護。病人若能在深思熟慮下預立醫療指示,可免除臨終前接受無效益且可能帶來痛苦的醫療處置,得以善終(1,2)。
COPD緩和及安寧療護諮詢介入的八個時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