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認識氣喘
  • 認識肺阻塞
  • 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檢測
  • 用LINE傳送
  • 關於我們
  • 認識氣喘
    • 什麼是氣喘?
    • 氣喘的原因
    • 氣喘常見的症狀
    • 氣喘如何診斷?
    • 氣喘如何治療?
  • 認識肺阻塞
    • 什麼是肺阻塞
    • 肺阻塞常見的症狀
    • 肺阻塞診斷
    • 肺阻塞治療
  • 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檢測
  • 最新消息
    • 2025世界氣喘日-氣喘吸入更普及 抗發炎才給力 地球永續齊努力
    • 2024世界氣喘日 政府與學會聯合呼籲「3大要點與4字口訣」
    • 2023世界肺阻塞日記者會
    • Covid-19的必勝須知-長新冠症候群
    • Covid-19的必勝須知-個人防疫
    • Covid-19的必勝須知-抗病毒藥物
    • Covid-19的必勝須知-新冠肺炎疫苗
    • Covid-19的必勝須知-醫學專家的叮嚀
    • FIGHT COVID-19 抗疫專家來提醒

肺炎對健康的影響

林口長庚醫院 胸腔科系主任 林恕民  醫師

 

2021年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目標是要提醒與教育大眾,了解肺炎是人類感染性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炎可以感染任何人,但是在小於五歲以下的幼童,以及老人造成的死亡更是明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2019年,超過700,000的幼童以及1,000,000以上的老人死於肺炎。自從2020年出現新冠肺炎全球疫情,肺炎對人類的死亡率更是雪上加霜。

肺炎可以是細菌,病毒甚至黴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之前的研究顯示,在病毒感染之後,包含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以及冠狀病毒,造成上皮細胞傷害後,可以增加細菌性肺炎,甚至黴菌性肺炎感染的機會。肺炎臨床症狀包含咳嗽,頭痛,上呼吸道症狀,發燒,胸悶,呼吸急促,甚至胸痛。肺炎初期症狀跟感冒很像。如果持續咳嗽、高燒不退、呼吸急促或喘、吃藥不見改善,就要注意是不是肺炎,建議盡快就醫。病毒性肺炎的症狀通常比較輕微,大多出現輕微的呼吸不順、乾咳,也可能有像得流感的症狀,如肌肉痠痛。肺炎在幼兒與老人身上症狀不明顯,不一定會咳嗽、有痰、發燒,常嚴重到呼吸衰竭、幾乎喘不過氣、意識不清時家人才驚覺不對, 緊急送醫治療。

 

肺炎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果肺炎波及肋膜,會使水分堆積在肋膜腔裡,造成肋膜積水。如果持續惡化,可能併發膿胸、肺膿瘍,細菌並可能經由血液循環流向全身,變成菌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的保健方面要如何來預防肺炎的感染,建議步驟方法如下:

1. 勤洗手:病毒與細菌可以停留在物體的表面,經由手部觸摸再來接觸自己的眼、耳、口、鼻,就可能造成感染,所以要勤洗手,而且徹底的洗手可以預防肺炎的感染. 預防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洗手、徹底洗手,使用酒精乾洗手液清潔雙手也可以。

2. 戴口罩:病菌也會藉飛沫傳染。出入密閉、擁擠的場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可戴口罩做好防護。

3. 控制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氣喘,慢性肺阻塞等等的慢性疾病,若是沒有控制恰當,導致身體機能受損,就成為肺炎的高危險群。

4. 均衡飲食,固定三餐,維持體力。

5. 注意保暖,以免呼吸道感染。

6. 運動:定時而且適量的運動可以提升免疫力,增強體能,減少感染的機會。

7. 睡眠充足:充足而且規律的睡眠週期可以增強免疫力。

 

肺炎鏈球菌是肺炎最常見的致病原,打疫苗可以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這類感染性疾病。目前市面上已經有數種有效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施打的對象是幼兒以及老年人,還有慢性病的患者,在這些高危險的族群,注射肺炎鏈球菌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炎感染,以及死亡率.每年在秋季,各個縣市市政府也都有提供高危險族群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可以注意公告,前往醫療院所施打.

肺炎,是公共衛生上非常重要的問題,肺炎也是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名,但是經由病人衛教,公共衛生措施,經由對於肺炎的認知提升,政府公共衛生措施的介入,以及醫療環境的照顧共同努力,將可以減少肺炎對人類造成的傷亡,這就有待個人、醫藥界與政府齊心努力,一起來減低這個疾病對人類的不良影響.

文章瀏覽人數:19040
本網站由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委員共同編著 
著作權政策:所有資料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影音檔及投影片等之著作權仍屬於原講者,未經原講者同意不得引用或轉載。 Copyright by TSPCCM 2016.
| 什麼是氣喘? || 氣喘的原因 || 氣喘常見的症狀 || 氣喘如何診斷? || 氣喘如何治療? |
| 什麼是肺阻塞 | | 肺阻塞診斷 | | 肺阻塞治療 | | 肺阻塞常見的症狀 |
| 關於菜瓜布肺 | | 菜瓜布肺治療 | | 菜瓜布肺照護 |
|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 |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 |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
| 關於我們 |

| 著作權聲明 |
| 隱私權聲明 |
| 聯絡我們 |
自在呼吸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