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吸入器百百種,哪一個最適合我?
台北榮總胸腔部主治醫師 蕭逸函醫師
氣喘是台灣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規則用藥是控制氣喘的關鍵,有別於口服藥,治療氣喘常使用吸入型藥物,因為可以快速作用在肺部,效果好且副作用少。但是,吸入器的種類百百種,不只形狀顏色不同,使用方式也不盡相同,到底哪一個最適合我呢 ?
首先,常見的吸入器有以下四種:
- 壓力定量吸入器
- 乾粉吸入器
- 緩釋型氣霧吸入器
- 霧化器
壓力定量吸入器最常見,它長得像「L」形,每按一下就會噴出固定劑量的藥物,攜帶也方便。但需要好的手口協調,噴藥後馬上配合吸氣的動作,否則藥物容易沉積在口咽而非肺部。如果手口協調不好,建議搭配吸藥輔助器(例如AeroChamber® )。使用前請將藥物搖勻,按壓後配合深吸氣,接著閉氣5-10秒,可讓藥物的肺部沉積更佳。
乾粉吸入器透過病人主動吸氣,讓乾粉藥物經過裝置時分解成細小顆粒,在肺部的沉積率增加,較不會受到病患手口不協調的因素影響。但是,對於力氣不夠或吸氣流速不足的病人,可能就無法使用。醫師通常會利用不含藥物的裝置訓練器、或測量吸氣流速的儀器(例如In-Check DIAL®),來評估您是否適合使用乾粉吸入器。
緩釋型氣霧吸入器將藥物如氣霧般緩緩釋出,讓病人可以不費力地吸入藥物,解決了壓力定量吸入器需要手口協調的問題,肺部沉積率也高。但是,它的裝藥技巧較複雜,扭轉上藥的步驟也需要特定(類似擰毛巾)的力道,請您務必確認是否能正確操作,或請醫療團隊協助。
霧化器適用在小孩、肺功能很差、年老臥床、急性發作正在住院、或呼吸衰竭的病患。透過氣動噴射或超音波震動將液態藥物霧化,讓患者可以慢慢將藥物吸入,肺部沉積率也高。缺點是機器價格較昂貴、攜帶不方便、每次吸藥時間約需 10-15 分鐘、且清洗較困難等等。
除此之外,如果藥物含有類固醇,請記得漱口,否則可能產生鵝口瘡或聲音沙啞等副作用。另外,長效型藥物通常一天固定使用一次到兩次,用來控制氣喘的穩定;短效型藥物在出現急性症狀才需要使用(例如吸到冷空氣後喘起來)。切記不要只用短效藥物控制氣喘,過度使用(例如每天需要超過兩口)可能導致住院及死亡率的增加,有這樣的情況請盡快回診,請醫師幫忙調整長效型控制藥物的劑量,或找出氣喘控制不佳的原因。
好的藥物搭配正確使用吸入器,才能讓氣喘治療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詢問醫師或衛教人員,讓您的氣喘獲得最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