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認識氣喘
  • 認識肺阻塞
  • 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檢測
  • 用LINE傳送
  • 關於我們
  • 認識氣喘
    • 什麼是氣喘?
    • 氣喘的原因
    • 氣喘常見的症狀
    • 氣喘如何診斷?
    • 氣喘如何治療?
  • 認識肺阻塞
    • 什麼是肺阻塞
    • 肺阻塞常見的症狀
    • 肺阻塞診斷
    • 肺阻塞治療
  • 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檢測
  • 活動專區
    • 2022世界氣喘日 記者會
    • COVID-19 關鍵『疫』戰,感謝有您
      頒獎典禮
    • 肺阻塞抽大獎活動
    • 遠離肺阻塞.自在深呼吸
      記者會結案報告
    • 2016世界COPD日臺灣全紀錄
    • 氣喘自我檢測
    • 肺阻塞自我檢測
    • 《好書相送》活動
    • COPD命名大賽-台灣頭一拜

新冠肺炎喚起國人肺部健康意識

醫藥官界聯合首推「三隻小豬棄喘記」攜手導正氣喘用藥錯誤觀念

2022世界氣喘日 醫籲:『吸入型類固醇』從根本抗發炎 才能如磚房穩妥

【2022年04月28日,台北訊】

根據2021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氣喘緩解用吸入劑(急救)使用與住院急診風險」的研究發現,氣喘患者一年使用超過3支以上「緩解用吸入劑(急救)」,急診住院風險會增加72%,死亡風險更是高出9成1。然而,台灣約200萬氣喘人口中有近16%氣喘患者過度依賴「緩解用吸入劑(急救)」,其中,專家推估台灣有逾3成患者每年使用超過3支「緩解用吸入劑(急救)」。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鶴健教授表示,氣喘患者用藥習慣不良多是錯誤觀念所致,當氣喘發作時,更習慣使用「緩解用吸入劑(急救)」減緩不適,忽略醫師開立的『吸入型類固醇』,殊不知此舉反而將自己推向了危險地帶。

氣喘治療如三隻小豬故事 過度依賴「緩解用吸入劑(急救)」如草屋治標不治本

今年的世界氣喘日是5月3日,呼應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今年的宣導主題「Closing Gaps in Asthma Care-縮減氣喘照護差距」,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也促使民眾更加關注肺部健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偕同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社團法人臺灣臨床藥學會,聯合首推創新易懂的「三隻小豬棄喘記」,盼藉此導正氣喘患者錯誤用藥觀念。王鶴健教授以三隻小豬故事為比喻,氣喘的治療如同小豬蓋房子,而氣喘的發作猶如地震無法預測何時到來。意即氣喘患者若使用「緩解用吸入劑(急救)」,僅能在急性發作時短暫緩解,甚至容易過度依賴以致用量越來越大,就像蓋草屋的豬大哥,雖然完工快速卻治標不治本,使用再多的茅草也無法加固,遇到地震時房子仍會坍塌;反之,若平常遵照醫囑規律使用含『吸入型類固醇』的吸入劑做好日常保養,從根本抗發炎,治療就如同豬小弟蓋磚房般穩固,有結實的地基磚牆支撐,有效治本控制氣喘。王鶴健教授表示,透過這樣淺顯易懂的觀念,希望可以協助所有年齡層的患者了解兩種吸入劑的配置方式,才能避免將自己置於氣喘急診住院的風險中。

醫院警示系統為正確用藥把關 『吸入型類固醇』從根本抗發炎治療才穩妥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教授表示,為更全面把關氣喘患者的用藥行為,亞東醫院今年推出【氣喘治療「緩解用吸入劑(急救)」警示系統】,醫師看診時,若遇到過去一年已處方3支以上「緩解用吸入劑(急救)」的患者,系統會立即跳出警示訊息,不僅可以協助醫師即時評估處方建議,也可藉機衛教患者『吸入型類固醇』從根本抗發炎、鞏固氣喘治療的重要性。

鄭世隆教授也分享一名氣喘患者案例,42歲的謝先生是一名保險業務經理,由於長期氣喘控制不佳,擔憂若遇緊急狀況會影響工作,常至不同醫療院所就診並要求醫師處方「緩解用吸入劑(急救)」,也在生活空間各處備有急救用藥,逐漸養成氣喘一發作就依賴「緩解用吸入劑(急救)」的習慣,反而將醫師開立的『吸入型類固醇』棄置不用。長期下來,使用「緩解用吸入劑(急救)」的次數越發頻繁,更有幾次急性發作時嚇壞同事客戶。所幸,透過醫院警示系統即時發現,並經過「棄喘不氣喘」等學會推廣衛教資料說明正確用藥觀念,謝先生才了解長期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的重要性,進而改變用藥行為模式,終於得以穩定控制氣喘,大幅改善氣管發炎狀況,重返職場成為金牌業務。

氣喘患者醫囑遵從性低 錯誤用藥行為恐造成健保資源浪費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台灣氣喘患者急診住院比例仍有改善空間,除了希望患者正視錯誤用藥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建議患者平時也應善用健保資源,小病到診所看、大病到醫院看,落實分級醫療以提升照護品質,才有機會降低反覆氣喘急診住院所造成的醫療資源浪費。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宏麟理事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台灣民眾對於肺部健康也越加關注,自2021年至目前為止,參與健保氣喘照護計畫的基層診所也已增加228間,可見基層診所、學會及政府宣導成果豐碩。

醫師、藥師、政府單位共同把關民眾用藥安全

根據衛福部於2021年統計之台灣氣喘患者用藥數據顯示,僅不到5成有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治療氣喘,為避免氣喘患者不斷重複錯誤用藥習慣,社團法人臺灣臨床藥學會簡素玉榮譽理事長強調,藥師如氣喘用藥的安全守門員,不僅會協助優化健保資源分配,也會串聯醫院、診所及社區藥局攜手推廣氣喘用藥正確觀念,站在第一線守護患者健康。因應世界氣喘日的即將到來,王鶴健理事長分享,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健保署於去年底簽署為期2年的「健康肺氣喘神盾計劃」合作備忘錄後,在2.5個月內「棄喘不氣喘」衛教海報已推行至上千家醫療院所,包含236間醫院及849間診所,儘管疫情時時刻刻影響國人,未來仍會持續推廣正確觀念,減少反覆氣喘急診住院所造成的醫療資源浪費,把關民眾用藥安全,也期盼氣喘患者能借鏡「三隻小豬棄喘記」故事,理解以「緩解用吸入劑(急救)」短暫緩解氣喘症狀猶如易塌的草屋,並無長期保護效果,頻繁使用更容易造成氣喘反覆發作,建議遵從醫囑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從根本抗發炎,才能如磚房般安全穩固,鞏固氣喘治療,維持日常保養才能真正達到氣喘控制。

 

1 npj Primary Care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1) 31:19 ; https://doi.org/10.1038/s41533-021-00231-1

2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氣喘病人使用短效乙型作用劑或類固醇藥物吸入劑藥物控制比率(2021更新) ; https://data.gov.tw/dataset/39222

 

 

 

文章瀏覽人數:1190
本網站由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委員共同編著 
著作權政策:所有資料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影音檔及投影片等之著作權仍屬於原講者,未經原講者同意不得引用或轉載。 Copyright by TSPCCM 2016.
| 什麼是氣喘? || 氣喘的原因 || 氣喘常見的症狀 || 氣喘如何診斷? || 氣喘如何治療? |
| 什麼是肺阻塞 | | 肺阻塞診斷 | | 肺阻塞治療 | | 肺阻塞常見的症狀 |
| 關於菜瓜布肺 | | 菜瓜布肺治療 | | 菜瓜布肺照護 |
|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 |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 |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
| 關於我們 |

| 著作權聲明 |
| 隱私權聲明 |
| 聯絡我們 |
自在呼吸健康網